2024年新版中级经济师《人力资源》考试中,人名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考点。以下是对该考点中主要人名及其理论的归纳和总结:
一、马斯洛(Abraham Maslow)
理论:需要层次理论
内容: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归属和爱的需要、尊重的需要、自我实现的需要。
要点:
人具有这五种需要,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多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。
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重要激励源,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。
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,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,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。
二、赫茨伯格(Frederick Herzberg)
理论:双因素理论
内容:激励因素(高层次需要,如晋升、成就感、工作性质、责任、别人的认可)和保健因素(低层次需要,如工资、组织政策、监督方式、人际关系、工作环境)。
要点: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或此或彼、二择一的关系。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,消除不满,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;要想激励员工,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、认同感、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。
三、奥尔德弗(Clayton Alderfer)
理论:ERG理论
内容:生存需要(E)、关系需要(R)、成长需要(G)。
要点:
多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。
假如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,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。
四、麦克里兰(David McClelland)
理论:三重需要理论
内容:成就需要、权力需要、亲和需要。
要点:成就需要高的人选择适度的风险,有较强的责任感,喜欢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;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、影响他人,喜欢对人“发号施令”,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;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重视被他人接受和喜欢,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。
五、亚当斯(J.S.Adams)
理论:公平理论
内容:投入(我认为付出的,特别是工作绩效)与产出(我认为得到的,直接的工资和奖金、工作安全等)的比较。
要点: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,可能会通过改变投入或产出、改变对照者的投入和产出、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、改变参照对象或辞职等方式来恢复平衡。
六、弗洛姆(Victor Vroom)
理论:期望理论
内容:动机=效价×期望×工具性
要点:它强调情景性,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的动机。
七、斯金纳(B.F.Skinner)
理论:强化理论
内容: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有强化作用。
要点: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,它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。
八、其他重要人物及理论
豪斯(Robert House):路径—目标理论,包括指导式、支持式、参与式、成就取向式四种领导风格。
费德勒(Fred Fiedler):权变理论,领导风格的应用取决于工作有利程度和关系有利程度。
道格拉斯·麦克格雷格(Douglas McGregor):X理论和Y理论,X理论以管理者为中心,Y理论以员工为中心。
勒温(Kurt Lewin):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,不同的领导风格能够在相似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的反应。
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:关注领导行为中的关心人和工作管理两个维度。
布莱克与默顿:生命周期理论,根据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划分四种领导风格。